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代谢活动下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成人后发病的称为“成人甲减”,重者表现为粘液性水肿,故又称为“粘液性水肿”,昏迷者称为“粘液水肿性昏迷”,胚胎期或婴儿期发病者,严重影响大脑和身体生长发育,成为痴呆侏儒,称“呆小病”或者“克汀病”。中医治疗甲减方法是什么?请看以下内容.

甲减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目前甲状腺疾病国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西药治疗、碘131放射治疗、循环疗法、介入疗法等传统疗法。手术治疗对初次发病者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大多数患者会再次复发,并且创伤较大。而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大,损伤肝、肾等脏器,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过敏等不良反应,碘131放射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是极有可能导致终生甲减。诸如免疫循环疗法、共振介入疗法等民间技术也存在着复发、并发症等严重缺陷。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理配伍中、西药物或者汤剂,配置的药效迅速作用病灶,西药因子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拮抗病变逆反馈,消除症状、控制病情;中药因子双向调节脏器功能,恢复人体免疫系统,综合达到根治的目的;治疗时辅助以针灸刺穴、火罐拔毒,强化治疗效果,根据个人体质与病情,一般1-4个疗程康复。

甲减的病因关键为阳气虚衰。肾为先天之本,且为真阳所居。真阳虚微以致形寒神疲,可见命门火衰之象。但甲状腺激素之不足是其基本原因,故其病理还涉及肾精不足,阳虚之象是“无阴则阳无以生”的病理表现,是阴病涉及阳所致。部分病人有皮肤干燥、粗糙、大便秘结、舌红苔少等症,也是阴津不足之象。甚至出现肾阴阳两虚的证候。

此外,肾阳虚衰,不能温暖脾土,则脾阳也衰,肌肉失去濡养,则见肌肉无力,或肢体肌肉疼痛。脾主统血,脾虚则血失统藏,妇女可见月经紊乱、崩漏等症,常伴有贫血。肾阳不足,心阳亦鼓动无力,可见心阳虚衰的证候,以脉沉迟或缓多见,至此全身温煦功能更差,以致肢冷、体温下降,甚至津血运化失常,聚而成湿、成饮、成痰而见肌肤浮肿。总之,甲低、甲减这种病,肾虚是其主要病理,其中肾精不足是其根本因,肾阳不足则是关键,病变又常涉及心脾两个脏器,导致脾肾阳虚和心肾阳虚。

更多了解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