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舌囊肿病多因肝郁火伏,以致激动肝火,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而引发。其发病机理与经、孕、产、乳等生理功能失调及体质因素等一定关系,体内阴阳乘戾,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功尽弃基本病变,若迁延日久,引起血脉瘀阻则由气、痰、瘀三者合而交结为患。甲状腺舌囊肿病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1、痰热互结,气血雍滞由于肝气久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互结,壅塞中焦,气机失畅,血脉不行,久则痰瘀互结,凝于颈部,发为瘿肿。
2、脾虚湿停,痰水凝聚由于患者平素肾阳虚,体内多痰多湿,阳虚刚内寒,水湿之邪停留体内,无以温化,则寒痰水湿互结,凝聚不散,聚于颈下,成为瘿肿。
甲状腺舌囊肿或瘘管临床表现
甲状腺舌囊肿为圆形、无痛肿块,位于颈中线舌骨下区,随吞咽活动。一般肿块不大,直径约1~3cm。如继发感染,则形成时破时愈的瘘管,常有少量混浊粘液排出。瘘管口一般都在舌骨下方至胸骨切迹的正中线上,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并自此有纤维索条向上伸展至舌骨。
甲状腺舌囊肿或瘘管治疗
治疗为 切除囊肿或瘘管。由于甲状腺舌囊肿或瘘紧密地附着于舌骨中部,因此必须将舌骨中段作楔形切除,以防复发。
温馨提醒:如果您对甲状腺舌囊肿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我院在线医生,会为您做这方面的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