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病理改变介绍,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乳头状腺癌 乳头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 常见的类型,约占70%。大小不一。一般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癌组织脆软易碎,色暗红;但老年患者的乳头壮癌一般较坚硬而苍白。乳头状癌的中心常有囊性变,囊内充满血性液。有时癌组织可发生钙化,切面呈砂粒样。上述囊性变和钙化与癌肿的恶性程度与预后无关。显微镜下见到癌瘤由柱状上皮乳头状突起组成,有时可混有滤泡样结构,甚至发现乳头状向滤泡样变异的情况。乳头状腺癌叶有完整的包膜,到后期同样可以穿破包膜而侵及周围组织,播用途径主要是淋巴道,一般以颈淋巴结转移 为常见,约在80%的儿童和2%的成年患者可扪及淋巴结,其次是血液转移到肺或骨。
针对此种甲状腺癌,可以通过微创技术治疗手段治愈病情,微波消融微创术,运用甲状腺射频消融仪,配合四维彩超精确扫描锁定病灶,手术时在超声引导下,局部麻醉后将消融针穿透患者颈部皮肤,直接插到肿物内进行消融,使其病变部位发生热固化,肿瘤细胞的活性完全消失,灭活的肿瘤组织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吸收, 解决甲状腺疾病!
微波消融微创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消融领域里以其超微创,不开刀,无创无痛,不留疤痕。见效快速,安全 ,无并发症,低复发率等特点荣获2013年甲状腺联盟认证,是目前治疗甲状腺冷热结节,囊肿,腺瘤,甲状腺癌 好的方法!
2、滤泡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较乳头状腺癌少见,约占甲状腺癌的20%,居第二位,其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乳头状癌者大。癌肿柔软,具弹性,或橡皮样,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结节形。切面呈红褐色,可见纤维化、钙化、出血及坏死灶。分化良好的滤泡状腺癌在镜下可见与正常甲状腺相似的组织结构,但有包膜、血管和淋巴管受侵袭的现象;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则见不规则结构,细胞密集成团状或条索状,很少形成滤泡。播散途径虽可经淋巴转移,但主要是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骨和肝。有些滤泡状腺癌可在手术切除后相隔很长时间才见复发,但其预后不及乳头状腺癌好。
3、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的2~5%。此病由Hazard于1959年首先描述,具有分泌甲状腺降钙素以及伴发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腺增生(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Ⅱ)的特点。髓样癌源自甲状腺胚胎的鳃后体(ultimobranchialbody),从滤泡旁明亮细胞(C细胞)转变而来。滤泡旁细胞是来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具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即能摄取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前体,並经其中的脱羧酶予以脱羧,所以也称为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简称APUD细胞。肿瘤多为单发结节,偶有多发,质硬而固定,有淀粉样沉积,很少摄取放射性碘。癌细胞形态主要由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排列多样化。
4、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5%,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男性多见。肿块质硬而不规则,固定,生长迅速,很快弥漫累及甲状腺,一般在短期内就可浸润气管、肌肉、神经和血管,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肿瘤局部可有触痛。显微镜下见癌组织主要由分化不良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呈多形性,常见核分裂相。颈部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也有肺转移。该病预后差,对放射性碘治疗无效,外照射仅控制局部症状。
针对以上病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是当下 好的方案,微波消融微创术,运用甲状腺射频消融仪,在前沿检测设备“四维彩超”基础上,通过离子波导向,智能锁定病灶准确位置,通过造影和弹性成像技术进行电脑准确扫描,获取病灶大小,良恶、冷热等病变详细性质,并构建病变组织的四维动态结构。手术时在超声引导下,局部麻醉后将消融针穿透患者颈部皮肤,直接插到肿物内进行消融。消融针产生60-90度高温,让肿瘤细胞的活性完全消失,灭活的肿瘤组织可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吸收。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技术是在 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和功能的同时微创、精确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无需服用甲状腺药物。
温馨提示:感谢您的耐心阅读,由于网络内容局限性很强,也许您的疑问并没有得到解答,在深表歉意的同时我们临床经验丰富的甲状腺医生全天在线坐诊,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网上聊天的简单方式与医生直接交流或者拨打杭州同济医院免费电话:0571-86059132